从年初吆喝到年尾,米其林2018年曼谷红色指南已经正式发布了。首次入榜的星级餐厅一共17家,包括3家米其林两星以及14家米其林一星。毫无惊喜,我果然一家都没吃过。在这17家星级餐厅中,大部分都拥有高大上的环境/摆盘/菜式、名声在外的主厨以及获奖无数的履历等。但有一家确实例外。
Jay Fai,这家其貌不扬的街坊小炒,从年初便是“曼谷米其林星级路边摊”的最有利竞争者。毕竟,在新加坡及港澳地区,不乏这类草根出身的米其林餐厅。
不过这家店并非你想象中那种平易近人的街坊小炒。一点都不是。800泰铢起的招牌蟹肉蛋卷,这家号称曼谷最贵路边摊的老店,菜品平均单价接近150人民币!
我承认Fai奶奶70多岁高龄带着滑雪镜在炭火前掌勺令人敬佩,但这颗星毫无疑问不是广大StreetFood所能承受的荣耀。不管怎么说,这份指南给了广大吃货指了条明路,更不用说那些米其林星星收割者,已经开始蠢蠢欲动。
除了星级餐厅之外,还包括30多家餐厅与路边摊入选“必比登”性价比推荐。这个类别在1955年推出,是米其林指南专门为像我这样的无产阶级考虑而推出的美食榜单。
在这30多家餐厅里,除了一些泰国本土餐厅、还真的囊括了不少平民美味。将这些店在地图上铺开,活脱脱就是一份标准的吃货藏宝图啊。今天,先从唐人街华南蓬区域开始!在这块区域,必比登共收录了六家餐厅,基本都是泰式中华料理,而面条更是绝对的主角。一家家来。
Elvis Suki
Elvis Suki(烤扇贝+炒粉丝),刚看到名字那会,我是很懵的。Suki是什么鬼,不是泰式火锅么?怎么招牌会是炒粉丝?这跟猫王又有什么关系?这么说吧,Elvis Suki是家不折不扣的华人餐厅,第三代传人觉得中文名难记,干脆用自己的偶像来冠名。
Suki跟火锅没半点关系,店内招牌是炒粉丝/汤粉丝,但其实什么都做,从海鲜烧烤到思慕雪,显眼的绿色制服誓要把来这条街上的胃牢牢拴住。没半点调戏的意思,事实上我非常期待这边的炒粉丝。这边用的粉丝叫ผัดวุ้นเส้น,英文名是Glass noodle,看样子或者是绿豆粉。
炒绿豆粉一定要黏糊糊湿答答还得有焦皮才是上乘,至于加的是海鲜还是猪肉,包菜还是芥蓝,看个人喜好了。吃过蟹肉粉丝煲或者荷叶红蟳蒸粉丝的群众应该知道那种口感。Elvis Suki的炒粉丝说是祖传手艺,不过从口味到蘸酱上其实可发挥的空间并不大,这个料理还是要看手上功夫。若是有缘来到这个地方,不妨坐下来点一盘试试。
另外,特质的打地鼠炉子用来烤扇贝简直绝配。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这种吃法,但是看着雪白贝肉在壳上滋滋作响,汁水咕噜咕噜冒泡,不来一碟绝对是跟自己过不去。
时间:17:00-23:00
人均:50-100泰铢
地址:200/37 ซอยยศเส ถนนพลับพลาไชย แขวงเทพสิรินทร์ ป้อมปราบศัตรูพ่าย กรุ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 10100
附近:Tongue Fun Ice-Cream
Ann Guay Tiew Kua Gai
泰式“煎”粉,这里是两家店,分别是Ann Guay Tiew Kua Gai以及ก๋วยเตี๋ยวคั่วไก่สวนมะลิ。两家店卖的是同一种料理Guay Tiew Kua Gai,距离不超过二十米。
事实上,这个位于Klang医院斜对面的街区,到处都是卖Guay Tiew Kua Gai的路边摊,另一家在业内更具名气的Kuay Teow Kua Gai Nai Hong就在两家上榜餐厅边上。街道便是店铺,没上榜的原因,可能是街边得太纯粹吧。
Guay Tiew Kua Gai从字面来理解,就是鸡肉炒粉,但跟我们理解中的炒完全不一样。这道料理用的是宽河粉,比国内的河粉要宽上一倍还不止。一口大锅架上永不停歇的炭火炉上,一勺猪油入锅烧至滚热冒烟,香料跟河粉一起下锅,不炒不颠勺就静静看着河粉吸油,然后加入腌制好的鸡肉稍稍炒一下,继续静静地看着鸡肉出油河粉吸油,出锅前打入新鲜鸡蛋,这道料理就这么成了。
会玩的年轻人知道大伙喜欢吃流心蛋,一般打入后即刻出锅装盘,端到顾客面前,算上拍照时间熟度正正好;不会玩的老厨子也有绝招,打入鸡蛋后继续静静看着鸡蛋膨出一圈焦香的酥脆蛋花,抛锅炫技装盘上桌,口感赛高。
两家上榜的煎粉店都有还算不错的店面,价格大概在50泰铢左右,看配料了。除了煎粉之外,Ann的店里还有一些炸鸡皮/馄炖之类的标准增肥美食。没所谓,吃了再说。
时间:16:00-凌晨(三家店大概都这样)
人均:50-100泰铢
地址:419 ถนนหลวง แขวงวัดเทพสิรินทร์ Khwaeng Wat Thepsirin, Khet Pom Prap Sattru Phai(Klang Hospital对面)
附近:各种煎粉
Nai Mong Hoi Thod
泰式蚵仔煎,接下来进入唐人街地盘。东南沿海的各位观众大概率应该都不会拒绝这道料理,无论有什么土名字,加什么土秘方,反正都是牡蛎煎。
牡蛎新鲜是一定要的,个大个小倒没所谓;加不加地瓜/黏米粉一起煎也看地区差异,但若像我一样一对外焦里嫩还有点烫嘴的口感欲罢不能的话,那地瓜粉浆不可不加;蘸酱就更没所谓了,喜欢什么配什么,但绝配还非甜辣莫属。
讲了这么多,一份好吃的蚵仔煎标准其实很简单——新鲜/嫩滑/酥脆。闽南的蚵仔煎是将牡蛎/地瓜浆/蛋液/葱段等原料全部混合在一起,一勺一份,牡蛎多少得看运气;Nai Mong的牡蛎煎则相当实在,饼底跟牡蛎上下两层分得很清楚,下层酥脆上层鲜嫩,搭配盘子底的豆芽一起塞进嘴里,简直幸福满满。
如果喜欢完全混合的牡蛎煎,Nai Mong也可以用淡菜煎来满足你。相较而言,淡菜肉质比牡蛎紧实很多,因此两款料理在口感上有很大的差别,如果过来吃,那就一样一份过足瘾吧。
时间:10:00-21:00
人均:70泰铢(单份价格)
地址:539 Phlap Phla Chai Rd, Khwaeng Pom Prap, Khet Pom Prap Sattru Phai
Kuai Chap Uan Photchana
脆皮烧肉+猪杂粿条,在唐人街,最常见的便是这两个料理。脆皮烧肉遍布广东的大街小巷,每一个烧腊店都声称自己拥有最好吃的脆皮烧肉。
从本人在唐人街的随机测评来看,曼谷的脆皮烧肉比国内的会更脆一些,但要咸很多。因此,我并不是特别建议一个人点一盘的脆皮烧肉,头几块很爽,但越往后越腻越想吐。
来这家店光顾的客人,主要还是冲着这里的猪杂粿条来的。猪杂新鲜供应,满满几盘放在档口,老板手里的刀就没停过;一口大锅熬煮汤底,带着浓浓的胡椒味;大块脆皮烧肉码成小山,色香俱佳。若是在唐人街的猪杂汤里挑花眼的话,那就来这里吧。有米其林背书的话,只怕位置会更难找了。
时间:18:00-03:00
人均:100泰铢
地址:Yaowarat Rd, Khwaeng Chakkrawat, Chakkaphat
Lim Lao Ngow
鱼蛋粉,Lim Lao Ngow已经在暹罗商业区开出分店。本次上榜的虽只是唐人街的本店,但口味上的差距应该不至于太夸张。所以,不需要专程前来。
Lim Lao Ngow中文名为五老林,远离唐人街主街道,开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,已经开了80多年。这里的鱼蛋粉很受欢迎,清汤薄粉,跟国内讲究浓汤的风格的很不一样。
泰国的汤粉一直都是这样,看着寡淡入口却是鲜美异常。这家本店的营业时间越来越短,每天只卖三小时,周日周一还休息。若是正巧路过,不妨来一碗汤粉润润胃。
时间:20:00-11:00
人均:50-100泰铢
地址:645, 1095 Mittraphan Rd, Khwaeng Samphanthawong, Khet Samphanthawong
推荐阅读:
您也可以查询相关关键词: 曼谷餐厅
